在众多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抗日神剧以其夸张的剧情和脱离历史的表现,误导了广大观众对抗战历史的认知。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匮乏,然而在一些 “抗日神剧” 中却出现了冲锋枪和机关枪等大量先进武器,这不仅违背历史,也误导了观众。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主要武器是步枪,而且弹药极度匮乏,作战条件十分艰苦。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部长曲爱国指出,日军在中国使用的战争手段极为凶残,大屠杀、细菌战、化学战、“三光” 政策、蹂躏妇女、无差别轰炸等暴行灭绝人性,对中国资源的掠夺肆无忌惮。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抗战已经坚持了 10 年,此后也主要是靠自身力量抗衡强敌。特别是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敌后靠自力更生顽强坚持。中国抗战成为二战中最艰苦卓绝的战争。
抗战初期,八路军打仗的心酸往事,子弹完全不够打,全靠拼刺刀。受到一些抗日神剧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八路军将侵略者赶出中国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其实不是,八路军的装备十分简陋,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先辈们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才换来的,能够说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国的时候,清朝刚刚灭亡,我国的工业科学技术水平直线下降,八路军抗战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在抗战初期,战士们的身体素养和武器装备的短缺都是八路军面对的重要问题。日本在侵略中国前做了很多准备,从制造舆论到经济和军事改革,再到军事训练,都为侵略中国做好了万全准备。而中国战士大多都是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低,身体孱弱,弹药匮乏,没有办法进行真枪实弹训练。
抗战时期有多艰难?大多军人骨瘦如柴,吃饱饭的战斗力都很强。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多数军人都骨瘦如柴,而那些吃饱饭的反而战斗力都很强。抗日战争全方面爆发后,我国军人的伙食急转直下,尤其是在丢失了大量国土之后,国家只能靠着西南几个省的物资以维持全国的军队。当时的食物非常紧缺,国军内部克扣军饷的情况严重,落在寻常部队手中的粮食也就非常稀少。而在敌后作战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就更为困难了,他们没粮食,便只有在山上找一些野菜野果,甚至树皮来吃。
抗日战争研究︱抗日神剧无法推动抗战叙事,误导受众历史观。“抗日神剧” 的叙事里,严重夸大主人公自身能力,过度神化我方人物,矮化敌方势力;将时尚、浪漫乃至元素大量植入抗战叙事;设置荒唐的场景与台词。这些作品不仅难以传递抗战精神,反而因荒诞雷人贻笑大方。
新华微评:让 “抗日神剧” 彻底凉凉。广电总局近日下发通知,要求播出机构不得播出违背常识常理、随意戏说解读历史、过度娱乐化的抗战题材电视剧。“抗日神剧” 充斥雷人情节,侮辱观众智商,是对历史的歪曲、对英烈的不敬。
对 “一致差评” 的抗战雷剧不能止于下架。电视剧《雷霆战将》因罔顾历史史实,间接美化战争而引起网友广泛吐槽,人民日报也发文痛批 “别把偶像剧套路用在抗日题材上”。对于 “翻车” 的抗战神剧,不能止于下架处理,应从创作源头把好关口,对抗战剧创作规划、主题选择等进行规范,尤其要规范剧中的内容。同时,应建立抗战剧申报、审批制度,执行严格的 “准播制”,对审核检查通过的在播抗战剧,进行跟踪管理,对于歪曲历史、戏说英雄的抗战剧,一律禁止播出。
蒋介石在战前进口大量德式七九步枪,给自己嫡系部队换装,同时库存了部分旧步枪和机枪。但在抗战初期,武器分配并不均衡,如张灵甫的部队在淞沪会战前期竟是徒手兵。直到淞沪会战快结束时,张灵甫的 305 团才开始上战场帮助修筑工事,此时仍处于 “无枪” 状态,只能当壮丁使。一直到南京保卫战前期,该部才配上武器,正式参加战斗。由此可见当时蒋军的战备状态松懈得令人发指。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虽成没娘的孩子,但关内仍储备大量武器。以 49 军为例,该部在参加淞沪会战中损失过半,其后军政部只给兵员不给武器,只拔给一个 4 团制的徒手新兵师,想看东北军的笑线 军立刻动用自己库存的武器将该师武装起来,不仅步枪足额而且每班都配有 1 挺轻机枪。后来在南昌会战中,49 军又损失了近一个师的装备,因怕国民政府趁机取消其番号,便隐瞒不报,又用自己库存的武器补齐了缺额。概算下来当时东北军储存在关内的武器,至少也有上千挺轻机枪和两三万支步枪,其中居多的是沈阳厂自制的韩麟春式步枪。
桂军战前进口大量武器,还与日本人交易军火,储备了约 5 万余支步枪,其中有相当多日式步枪。抗战爆发后,用这些库存武器扩编部队。桂军的装备并非中央军的德国货,而多是装备的法国货。其火炮多为轻型火炮和山炮,如士乃德 M1919 轻型火炮和 M1997 型山炮。桂军的每个师都有师属的六门士乃德 37 毫米平射炮和哈奇开斯 25 毫米机关炮,虽然射程近、隐蔽性能差,但在抗战初期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桂军的重机枪有多种,包括马克沁重机枪和法国的 M1930 型 13.2 毫米的哈奇开斯高射机枪。这种高射机枪射得很远,在抗战中给日军造成了很大威胁。桂军轻机枪的配备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一个班配备一挺,一种是一个排配备两挺。桂军的步枪一开始很杂,有中正式、汉阳造、英 77 等,后来白崇禧为了武器统一,把一些不常用的步枪让地方民团装备,而正规军用的是德国的 98k 和比利时的 FN1924,质量要比只装备中正式步枪的老蒋部队要好一些。此外,桂军士兵还配备了梅花钢盔和手电筒,在夜战中有一定优势。
龙云从法国购买 2 万多支法式步枪作为库存,使滇军在抗战初就能迅速组织多个师出滇抗战,成为纯法械部队。滇军最早编成的出战部队是第 60 军,其番号是滇军出滇作战时由南京方面赋予的。第 60 军下辖第 182 师、第 183 师、第 184 师,各师均采用二旅四团制。滇军步兵团经过充实,全团官佐士兵合计有 2500 人左右。步兵团直属有三个特种排,分别是护旗排、通讯排和防毒排。此外,还有迫击炮连和特重机枪队各一个。迫击炮排配备 4 门法造布朗德 81 毫米迫击炮,特重机枪队装备有法制的哈奇开斯高射机枪 2 挺。滇军步兵团辖 3 个步兵营,每个营辖 3 个步兵连及 1 个机枪连。滇军在出战前,武器装备不仅有法械,还有比利时和捷克造,大多通过越南的法国当局输送到位。
晋绥军拥有太原兵工厂,武器数量多但质量不佳。在忻口会战中,晋绥军受到惨痛损失。但其后不久,阎锡山就动用了库存的 19 万支 6.5 毫米晋造六五步枪和大量晋造 75 火炮,不仅完全补足了战损,还扩编成了 4 个集团军 20 多个师。除此之外,阎锡山还有足够的库存武器,又和八路合作搞出了数万人的山西新军决死队。不过太原兵工厂由于在购买机器的过程中能省则省,产品质量不佳,如晋造 65 步枪因为缺乏进口优质合金钢,枪管完全是用碳素钢莽出来的,全枪寿命很短,部队战斗力受到影响。
29 军控制大沽兵工厂,在 “七七事变” 后抢出大量武器,为部队扩编奠定基础。长城抗战之后该厂被宋哲元的 29 军控制,该部用其制造的军械大量扩编部队,一个军最后居然扩编成了 10 万人!在 “七七事变” 发生之后,29 军吸取了九一八事变之后,由于没有及时运出沈阳厂武器,导致巨量军械被日军缴获的教训,专门派出了张自忠的 38 师赶往了大沽兵工厂,抢出了库存的近 2000 挺大沽厂仿造的捷克式轻机枪、以及大批冲锋枪、匣子枪以及弹药,这也是其后第 38 师战斗力极强,而且扩编成一个军的物资基础。
1937 年八月,国民政府组建了 74 军,以第 51 师和第 58 师为主力,第一任军长俞济时。74 军刚刚组建完备,就被派往上海参加了淞沪会战,直接与日本交锋。在这里,第 74 军扬名立万。德安战役(万家岭战役)中,74 军作为主攻部队奉命攻击日军在万家岭地区的核心阵地张古山,第 51 师多次猛攻均未得手,后 305 团团长张灵甫献计从山后偷袭,并亲率突击队从山后偏僻小道袭占张古山。此役国军一举收复九江以南失地,日军第 106 师团几乎被全歼,死伤逾万,连师团长淞浦中将都险些被俘。在上高会战中,日军采取分进合击战术,企图合围国军主力于高安、上高地区。但南北两路进攻均被击退,中路主力日军 34 师团孤军深入,遭到 74 军坚强抵抗,被包围于上高东北地区。日军出动百余架飞机,反复狂炸 57 师下陂桥阵地和 58 师白茅山阵地,投弹多至一千七百余枚,阵地大部被毁,人马伤亡惨重。第 74 军将士舍身拼杀,激战三天两夜,阵地纹丝不动,为友邻实施两翼对敌包围,争取了时间。在全线 军又作为先锋,乘胜追击,收复官桥,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整个上高会战,日军第 33 师团遭到重创,共毙伤日军 1.5 万,第 34 师团及独立第 20 混成旅团伤亡更是高达 70% 以上。74 军荣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和最高荣誉 “飞虎旗”,被誉为 “抗日铁军”。
老牌部队,参加淞沪会战、苏浙皖游击战、武汉会战等多场战役,在罗店镇、石牌保卫战、湘西会战中表现出色。
第 18 军事的老牌部队,建队时间早,实力强大,前身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师长陈诚。抗战时期,第 18 军隶属于陈诚 15 集团军,军长是有名的罗卓英。淞沪会战,18 军奉命增援上海,在罗卓英带领下与日军在罗店镇决战,双方死伤惨重,阵地丢失夺回多次,十八军 201 旅旅长蔡炳炎阵亡。在淞沪会战后,18 军撤到苏浙皖进行休整,不断用游击方式消灭大批日军,并收复宁国等县城。武汉会战,十八军从九江至南昌的南浔铁路德安地区作战,打破了日军迂回德安之企图。此后,18 军参加鄂西会战、石牌保卫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等,在战场上打出王牌的威风。
唯一一支机械化部队,在昆仑关大捷、缅甸战场等经历诸多战役,虽损失惨重但战斗力爆表。
第五军是第一个机械化军,也叫装甲军,装备十分精良。首任军长是大名鼎鼎的杜聿明,以 200 师为骨干。在抗日战争时期,昆仑关大捷痛击日军,随后入缅甸参战。参加了同古保卫战,彬文那会战及仁安羌救援,曼德勒会战与缅北撤退等大型战役,期间第五军伤亡惨重,损失极大。200 师师长壮烈殉国。
在国外组建,清一色美式装备,由新 38 师和新 22 师组成,在缅甸战场大败日军,成为日军克星。
天下第一军的美誉属于新一军,是唯一一支在国外组建的部队,1942 年在印度兰姆枷组建,郑洞国出任第一任军长,全军清一色美式装备,美国训练的部队。新一军由新 38 师和新 22 师组成,新 38 师师长孙立人被称作杀日本人最多的中国将领。新一军在 1943 年大败号称 “丛林作战之王” 的日军 18 师团,歼灭敌人数千人,之后的缅甸卡盟、孟拱、密支那之战中,新一军又歼灭日军近 2 万多人,成为印缅战场上日军的克星。
由第 54 军部分部队和新一军的第 22 师组成,参加昆仑关大捷,在缅甸重创日军,后回国参加对日受降签字仪式并进驻南京。
新六军军长廖耀湘,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第 54 军的 14、50 师,新一军的第 22 师,是为了加强中缅印战区的力量组建的新部队。新 22 师参加了昆仑关大捷,在缅甸重创了日军王牌师团 18 师团,被称作 “中国虎”。1945 年,新六军奉命回国,参加了对日受降签字仪式,并成为首批进驻南京的部队。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虽没有统一的国防军,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各地方军队摒弃前嫌,从不一样的地区开赴抗日前线,虽存在诸多坏因,但坚决抵抗日军侵略。
中国各地的军队在抗战初期表现出了高度的团结。全面抗战爆发前,东北军、西北军还因西安事变与中央军存在矛盾,广西的桂军也曾准备与南京政府的中央军作战。然而,国难当头,他们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下,握手言和,奔赴抗日前线。云南第六十军的官兵在军长卢汉的率领下,高唱着冼星海为他们创作的军歌,从西南边陲奔向抗日战场。广西省迅速动员起两个集团军数十万部队,他们的军饷和军服主要由本省提供。川军更是地方省份出兵最多的,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尽管中国军队军饷不统一、训练不统一、新兵补充不统一、编制也不统一,但他们在抗战初期团结在一起,用生命捍卫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与主权。
1937 年 9 月,日军突破雁门关及晋北长城各口,威胁太原。115 师进至平型关以西大营镇,待机打击进犯之日军。9 月 25 日凌晨,日军第 5 师团 21 旅一部和大批辎重车辆,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西进。7 时许,日军全部进入我伏击地带。115 师全线突然开火,敌人乱成一团。战斗中双方对老爷庙及其附近制高点的争夺成为焦点。我军 686 团二营控制住老爷庙及以北高地,掌握着战斗主动权。13 时许,伏击圈内的日军悉数被歼!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 1000 余人,击毁汽车 100 余辆,马车 200 余,缴获大量和其他军需品。115 师伤亡 600 人左右。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第 1 个歼灭战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日军攻克大同后,继续南下攻击太原。为保卫太原,军队与日军在忻口展开会战。120 师奉命挺进晋西北袭击日军的侧翼和后方。10 月 18 日,716 团主力在雁门关以南黑石头沟公路两侧高地设伏,袭击日军运输部队,共毙伤 300 余敌人,击毁敌汽车 20 余辆;21 日,716 团再次于黑石头沟伏击敌运输部队,歼敌一部,击毁敌汽车 10 辆。两次伏击战共毙敌约 500 余人,击毁汽车数十辆,一度截断了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间的交通,有力地配合了军队与日军正面对阵的忻口战役。雁门关黑石头沟伏击战是继平型关大捷后又一个较大的胜仗,而且是第一次在同一地点两度伏击成功,受到了的高度评价。
忻口战役、太原会战之中,八路军配合国军在日军之侧翼和后方打击钳制敌人。10 月 16 日,129 师 385 旅 769 团进抵滹沱河东岸的苏龙口、刘家庄地区,发现附近敌军飞机不断起飞。经反复侦查得知,敌人机场在阳明堡西南 3 公里处。10 月 19 日夜,769 团决定出其不意,夜袭阳明堡机场。3 营偷渡滹沱河,迅速接近敌机场。经过几十分钟的战斗,敌警卫部队大部被歼,敌机悉数被毁。夜袭阳明堡机场击毁敌机 20 余架,击毙击伤日军 100 余。769 团伤亡 30 余人。此战使日军在晋北战场一度丧失空中优势,有力地支援了忻口、太原会战。
10 月中旬,日军沿正太路西进,直指山西东部门户娘子关。为配合部队正面作战,八路军总部命 129 师火速向娘子关东南日军侧后出发,寻机歼敌。10 月 25 日,带警卫班亲自到七亘村一带寻找被日军打散的 386 旅 771 团,他发现七亘村四面环山,村前村后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村边有一条宽不足两米的大道,是一处理想的伏击战场。
中国军队在南口战役中顽强抵抗日军,第十三军、第十七军和傅作义的第七集团军坚守阵地,卫立煌率领第十四军增援,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37 年 7 月,抗日战争全方面爆发,日本方面为加紧向中国华北地区增兵,以 “停战和谈” 迷惑驻守华北的第 29 军军长宋哲元,以致于第 29 军仓促无备,日军迅速攻占华北重镇北平、天津。平津沦陷后,华北局势危急,日军随即沿平绥铁路展开作战,进一步威胁中国腹地。
为了阻止日军南下和西进,蒋介石命汤恩伯为前敌总指挥,率领所部第 13 军沿长城沿线布防,其中南口、居庸关一带是阻止日军进攻的重要关隘。8 月 7 日,汤恩伯所部军队基本抵达南口一线,完成布防。日军独立混成旅第 11 旅团也随即推进到南口前线,双方在龙虎台地区展开激战。
8 月 8 日到 8 月 11 日,日军部队完成集结后,两次对南口阵地的中国守军展开进攻,先后被中国守军击退。13 日,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突破南口阵地防线,南口阵地的中国守军伤亡殆尽,日军在次日攻占南口镇。
由于负责增援的中国军队卫立煌所部遭到日军阻击,未能及时赶到,随着日军第 5 师团增援部队加入战斗,南口沿线的中国守军陷入苦战,逐渐不支。8 月 21 日,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对张家口发起进攻,试图两面包抄南口地区的中国军队,汤恩伯所部第 13 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汤恩伯被迫收缩战线,集中兵力固守居庸关、横岭城、延庆等地。
8 月 25 日,日军突破横岭城,随后突入居庸关,然而卫立煌所部援军还未赶到,两天后,怀来、张家口相继沦陷,南口一线的中国守军面临被日军包围的危险。8 月 26 日,汤恩伯下令撤退,南口战役结束。
南口战役历时半个多月,中国军队投入兵力 6 万余人,伤亡 29736 人;日军投入兵力 7 万余人,伤亡 2600 余人。南口战役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成功迟滞了日军南下和西进,为国民政府全盘部署赢得了时间。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发表评论:“不管南口阵地事实上的失却,然而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三三制战术最早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抗战初期,八路军武器装备简陋,单兵作战能力不够,在以密集队形冲击日军的阵地时,容易遭受严重伤亡。为改变这一局面,八路军发明了 “三三制” 战术。
该战术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又分为三个人,一般排成三个梯队进攻。三人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队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确,相互进攻,又相互掩护支援。组长在前,两名士兵在后。在战斗期间,这种战术能够使基层指战员的指挥灵活性更好有效;能够大大减少人员受伤或死亡;能够有效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在非战斗期间,它能使执行日常任务更方便有效;增强班集体的纪律性;为基层干部提供人才储备。
三三制战术在长津湖战役中初露锋芒。1950 年 11 月 27 日傍晚时分,志愿军第 9 兵团在零下 30 度的环境下打响了长津湖战役的第一枪。将美陆战 1 师和美步兵 7 师切成四段,分割包围在四个区域。美军迅速构建成环形防御阵地,凭借空中支援和自身火力优势拼死抵抗。志愿军在此时采用三三制战术原则进行进攻。在冲锋的时候,三人小队形成一个三角形,彼此之间互相掩护,在一个三人的战斗小组面前,几乎不存在战斗死角。军队时而集中时而分散,美军搞不清大部队的具置,也就不能将炮火集中,大幅度降低了规模炮火攻击的可能性。在三三制战术的灵活运用下,志愿军多次突入美军核心阵地。
翻边战术是罗荣桓元帅在抗日战争中提出的重要战术。1942 年 8 月,八路军边联支队巧妙运用这一战术,毫发无伤地粉碎了日伪军的包围合击计划。
1942 年冬,日军 “蚕食” 沭河两岸,欲打通临青公路并修筑堡垒封锁线。此时,敌后的郯城驻防之敌大部调出参加 “蚕食” 行动,城中防守力量相对空虚。罗荣桓等决定采取敌进我进的 “翻边战术”,组织部队深入敌后,远程奔袭攻占郯城。
为保证战役胜利,八路军采取了牵制、迷惑敌人的战术。一方面,以部分部队和民兵围攻醋大庄等敌之据点,使其在战役打响后无法立即回援;另一方面,以部分部队负责监视赣榆、新浦方面的日军,保障攻城部队侧后方安全,再以一部随时准备阻击增援之敌。同时,动员上万名群众在临沂至郯城的公路上进行大破袭,将日军交通线 日夜,八路军教导第 2 旅主力悄悄抵达郯城东面的马陵山区,天明隐蔽休息并做好攻城准备,同时派敌工科长化装潜入郯城侦察。师、旅首长根据侦察情况和地形特征,决定将攻城突破口选在郯城的南关。19 日晚,部队发起进攻,虽炸开城门,但内城门被沙袋封堵,进攻受挫。师、旅首长果断调整作战部署,将突破口放在南门和东南大炮楼中间位置,并定于 20 日晚再次攻击。
20 日夜,部队从城东南角发起进攻,虽遭遇敌人顽强抵抗,但在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下,最终成功突破。21 日拂晓,码头日伪军增援被击退。退缩于城中心的日伪军,在八路军的连续爆破攻击下,部分伪军缴械投降,日军则凭借中心碉堡负隅顽抗,最终被攻克。
麻雀战是抗日战争期间我军使用最多的一种游击战术。仿照麻雀觅食而来,目标小,速度快,行动灵活。执行敌进我退,敌退我打,敌驻我扰,东一枪,西一炮,在山地、森林、地洞里神出鬼没,出其不意,趁隙而入,一阵猛打。1937 年 11 月 26 日,八路军 129 师 771 团以一个连的兵力,在范村击退日军百人,军车一辆,事后,专门提到范村战斗,称之为 “发明了打麻雀仗”,麻雀战就此而来。
地道战大范围的应用于我国华北,冀中平原上。一开始挖掘地道只是村民为了躲避日军的扫荡,后来经八路军改造变成了能躲能打,房连房,屋连屋,内外配合,打击敌人的重要工具。有专门为保护老人小孩设置的安全洞,有储粮仓,水井;有专门为阻击敌人设计的射击洞,瞭望孔;还有为防止敌人破坏地道设计的陷阱坑,诡洞,发展到后期,形成了户户相通,村村相连,错综复杂的地道网。配合地雷战,在日军主要的前行路线上安上地雷,在门上,桥下,房内各种意想不到的地方安上地雷,不但有效阻止了日军的扫荡,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还极大鼓舞了我军的气势。
破袭战是以破坏和袭击敌人交通运输线,后方补给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等为目标的作战方法。1940 年 8 月,为粉碎日军的 “囚笼” 政策,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破袭战,破坏了以正太铁路的多处铁路桥梁,严厉打击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这些战术在抗日期间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总结下来游击作战十六口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抗日战争的胜利正是靠无数军民的智慧取得的。
他是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地位仅次于朱德和彭德怀。在军事战略方面,左权有着出色的战略思维能力。1938 年秋季,日军在占领区扫荡欲搜刮粮食,左权采取 “空舍清野” 运动成功破解难题。他深知日军粮食补给困难,发动群众将粮食转移至荒山野岭的山洞,抓住日军害怕中埋伏的心理,利用山区地形让日军扑空。同时,他武装群众,打造民兵队伍,充分的发挥地道战优势,让扫荡的敌人苦不堪言。
在战术运用上,左权提出避敌锋芒、攻其弱环的 “歼灭战” 战术。他认为敌人武器装备优于我方,不能正面迎战,应采取分割敌人、逐一歼灭的策略。这一战术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也屡试不爽。他编写的《奇袭战术》与《埋伏战术》成为红军部队的作战指导方针之一。
左权还深知政治动员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革命战争,人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在华北抗战中,他提出在八路军驻地开展政治动员,让人民群众了解抗战形势和必要性,从政治层面与民族大义上唤醒人民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八路军的纪律影响人民,让人民主动拥戴、帮助八路军。此外,争取阎锡山积极抗战也是关键,因为晋军是山西乃至华北地区的重要抗日力量。
1942 年 5 月 25 日,左权为掩护大部队撤离,在与日军的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 37 岁。他的牺牲给中国和抗日战争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辽县民众共同请求将县名改为左权县,毛主席也点头答应。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组织了隆重的追悼会,彰显了中国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心与信念。左权若不死,非常有可能被评为元帅,他的贡献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
以美军的规划为例,新 1 军涵盖 3 个步兵师,每个师 3 个步兵团,2 个炮兵营,工兵、辎重兵、通信兵各 1 个营,另有卫生队和 1 个特务连,作战开始配属 1 个战车营。每团 3000 人左右,装备齐全。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战场上,新 1 军面对我军却多次被打残重组。
在 1946 年的四平战役中,新 1 军新 38 和 50 师在四平外围被东北民主联军重创,伤亡 1000 多人,进入巷战后,伤亡超过 1/3,达 6000 人,3 个师的编制被打成 2 个师。1947 年初的冬季攻势中,新 1 军再次被我军重创。在二下江南战役中,新编 30 师的 89 团被东野 6 纵全歼。1947 年 5 月,东野 2 纵长途奔袭怀德,新 1 军新 30 师 90 团连带地方部队 5000 人被全歼。6 纵在老爷岭附近全歼新 38 师 112 团。
新 1 军战力逐渐削弱的问题大多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军高层将其拆分,原新编 22 师被调走组建新 6 军,补充进来土木系的 50 和新 30 师,且 1 军下辖的所有军部配属部队全部划归总部直辖,使新 1 军战力大打折扣。二是内部腐朽,克扣粮饷和军纪问题严重。国军内部上层军官克扣军饷成风,新 1 军也不例外,底层士兵军饷拖欠甚至达半年之久,很多要员还吃空饷。同时,新 1 军大量国内补充兵员进入后,将旧军队的不良风气带入,老兵也经受不住诱惑。在军纪上,新 1 军在国军王牌军中也是最差的,回国前就被美军诟病。
在台儿庄战役中,李品仙歼灭了日军矾谷板坦主力 1 万人。1939 年 10 月,他担任第 21 集团军总司令同时主政安徽。日军多次发兵安徽,但都被李品仙击退,安徽也成了抗战中没有被日军占领的几个省之一。
1942 年,日军华中派遣军指挥官冢田攻大将,乘坐飞机从南京飞往武汉,途径安徽李品仙部的防区时,被桂军高射炮部队击落毙命,李品仙因此名声大噪。
然而,李品仙在军阀混战时期多次反水,人品备受争议。而且他虽打仗厉害,但贪污也是把好手。在抗战时期,他利用安徽省进口货物检查处贪污,中饱私囊,大。在抗战胜利后,负责敌伪物资接收工作时,将接收变成 “劫收”。此外,他还私自盗掘了楚怀王墓,被人们称为 “孙殿英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