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来自重庆万州的热血青年,怀揣着对祖国的忠诚与对和平的渴望,踏上了那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土地——朝鲜。”87岁的老兵张士福回忆道。
1955年2月,当得知要去朝鲜时,张士福的心情既紧张又激动。“我们从重庆出发,一路辗转来到了东北。站在鸭绿江边,望着那座雄伟的鸭绿江大桥,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这座大桥是我们通往战场的必经之路,也是连接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张士福说。
当张士福和战友迈着坚定的步伐,从这座大桥走过,迈向那片曾经战火纷飞的土地时,心中的使命感如熊熊烈火般燃烧起来。那被炸得乱七八糟的桥面,是战争残酷的见证,而他们,将成为这场战争中修复创伤的力量。
进入朝鲜后,张士福成为志愿军0137部队3支队3团的一名工兵,部队的任务是修路,为朝鲜人民进行战后重建。
“当我刚刚踏上朝鲜土地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芜与破败。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大地千疮百孔,道路更是崎岖难行。我们深知,道路是方便朝鲜老百姓出行的关键之一,只有修好路,才能保障物资的运输和老百姓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张士福说。
修路的工作艰苦而繁重。他们第一步要清理道路上的碎石和杂物,那些被炸得七零八落的石块,有的如拳头般大小,有些甚至比人还高。他们用铁锹、铁镐等工具,一点一点地将石块清理到路边。每一次挥动工具,都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而在那寒冷的冬天,没一会儿,大家就累得气喘吁吁。
接着,他们要填平路面上的坑洼。他们把运来的泥土和砂石,一铲一铲地倒进坑里,一遍又一遍地用力拍打,才能让泥土变得紧实。张士福的双手早已被冻得通红,手指僵硬得几乎不听使唤。他的手上面布满了冻疮,有的地方已经裂开,露出鲜红的肉。可他没有丝毫抱怨,只是默默地继续着手中的工作。
夜晚格外寒冷,温度常常降到零下几十摄氏度。张士福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条件很艰苦,修路的时候,走到哪里,战士们都会把背包背到哪里,背包里面主要是被子,路修到哪里,就把被子一铺,席地而睡。他们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开始修路,各位明白,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一条条平坦的道路终于在他们的手中诞生。这条道路,承载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也承载着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张士福看着这条道路,心中充满了自豪。他知道,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张士福和战友们来到了一片被战争破坏的区域。那里,纵横交错着无数的铁丝网,仿佛是一道道张牙舞爪的恶魔,阻挡着他们前进的道路。
看着这些铁丝网,张士福心中焦急如焚,时间紧迫,他们绝不能在这里耽误太久。没有丝毫的犹豫,张士福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一个箭步冲上前,趴下身子,将自己的身躯紧紧地贴在了铁丝网上。
张士福咬紧牙关,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因为他清楚自己正在为战友们开辟一条通道。战友们一个接着一个地从他的背上快速通过。他紧紧地闭着眼睛,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坚持住,一定要让战友们安全通过。
终于,最后一个战友也顺利地通过了铁丝网。张士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缓缓地站起身来。他低头看着自己被刮破的棉衣,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欣慰。
张士福轻轻地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这样做可以为大家节省宝贵的时间。在这里,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每一个小小的决定都可能会影响到任务的进程。“我愿意用自己的身躯为战友们开辟一条前进的道路,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着胜利的彼岸。为了那些在战争中受苦受难的朝鲜人民,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张士福说。
在朝鲜的日子里,张士福也感受到了朝鲜人民的热情和友谊。他们把志愿军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给战士们提供了很多帮助。“他们会给我们送来食物和水,会帮我们洗衣服和缝补衣服。他们的善良和热情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张士福说。
“我们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朝鲜人民。我们会帮他们修路、建房。我们和朝鲜人民一起,共同为重建家园而努力。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张士福深情地说。
回忆起在朝鲜的日子,张士福心中感慨万千。朝鲜是一个美丽的国家,人民勤劳善良、勇敢坚强。尽管战争引起了巨大破坏,但他们从未放弃,积极重建家园。大家都曾为和平而奋斗,也应一起为未来而努力。
虽然抗美援朝战争已逝去了70多年,但那段历史却永远铭刻在张士福的心中。“我为自己曾经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而感到自豪,我也为那些曾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们而感到骄傲。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该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张士福说,“我希望后人能够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中朝两国人民能够永远友好下去,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1955年入朝,重庆万州人,中国人民志愿军0137部队3支队3团工兵,1958年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