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前的冷兵器时代,由于当时使用的武器大都杀伤力有限,因此,“人海战术”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密集冲锋的形式,可以极大鼓舞士气。只不过随着慢慢的变多现代化武器被带到战场上,如果还频繁使用“人海战术”,那无异于就是排着队去送死。
正是如此,在抗战时期,我军通过不断摸索,最终就创造出了“三三制”战术。它的原理是将部队化整为零,将三人组成一个小组,分别负责进攻、掩护和支援任务,每个小组设立一名组长,所有指定机会都是由他下达。并且,“三三制”战术还有自己的灵活性,那就是每一个人负责的任务,会根据真实的情况来转变。
随后,我军利用这个战术不仅挫败了日军,更是在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中克敌制胜。并且,等到朝鲜战争结束后,我军的“三三制”战术还成为了美国西点军校的教材,但让美国没想到的是,美军想模仿却失败,这是咋回事?
首先,“三三制”战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有效分担敌人的火力,避免造成更大的伤亡。毕竟士兵在战场上的机动性也很重要,而三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的情况下,无论进攻还是撤离,都会比大部队一起行动方便高效很多。
要知道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抗美援朝,我们面对的敌人都有着强悍的火力,除此之外,对方的后勤补给也很充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是正面交手,我军基本上没有任何获胜的可能。但“三三制”却可以让敌人火力无法集中,跟着时间推移,战场主动权便掌握在我军手上。
只不过“三三制”对士兵的服从性和纪律性要求很高,并且,还需要他们有着强大的意志力。否则一旦敌人火力太猛,有人中途退缩或者跟不上节奏,整个小组都可能会在顷刻间成为一盘散沙。
正是如此,美军为何会模仿失败,主要就是他们的服从性不行,没办法做到灵活运用“三三制”战术,尤其一旦队内有人出现伤亡,美军的“三三制”就立马溃散。除此之外,美军历来都十分依赖火力压制,因此,让三个人带着有限的武器去冲锋,他们根本不具备这样视死如归的勇气。
不难看出,有的战术虽说看起来很好用,但具体还得因人而异。比如在二战的苏德战争中,苏联就将人海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不过它并不是无脑的密集冲锋,而是派出了坦克和飞机等武器进行火力掩护,如果其他几个国家贸然效仿,结局不言而喻。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