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军迷这个群体,经常被人污为丝和肥宅。而广大军迷一旦错过了参军的最佳年纪。其实后来,也的确很难再有机会,去学习一些比较深刻的军事知识。
再就是说,普通老百姓你学个半天军事,又没地方练练手。那到头来不就和下面的漫画一样,属于蹲墙角的异类吗??
然而事实上,喜好战争和军事是埋藏在男人血液里的本能。无非是每个人的喜好程度不同罢了。
但军迷之所以常常被人看不起,实在也是拜很多人。要就穿着迷彩在各大Cosplay扫街,要就动辄叶公好龙般的喜欢打嘴炮。
后者尤其喜欢那一些“一小时三个营”类的网络谣言,可真遇到事儿了,这些人往往也是跑得最快的。
而由此所造成的后果经常是,喜欢聊台海之战的,却连最基本的风向条件和登陆场都不知道。而喜欢聊战略战术的,却连基本的一个营,该怎么样开进和展开都不知道。
那就是在网络上通过兵棋推演,搭建一个对抗平台。以使得真正热衷于学习军事知识的朋友,能够最终靠对抗来检验和精进自己,从书本上所学到的战术理论。
所以这里,我们特别插播杨南征老师关于兵棋的介绍视频,点击观看后你就能明白,兵棋和单纯游戏间的区别所在了。
与此同时,在如今这个忙碌的年代,任何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计四处奔波。是故而,比如以台海为课题,这十几年来我觉得民间中比较有讨论价值的,就只有Suyi控等少数几位仁兄所做的兵推。
原因无他,每天上班生活都这么累了,那谁还有多少心思坐下来,分析和推演枯燥的数据呢?说到底,它又不能变成钱不是?
在现实陆军的连排分队中,开辟通路和预有准备进攻是最常见的训练科目之一。然而现实里,陆军战术训练场常常因成本等问题,而无法对环境进行频繁的改造。
与此同时,无论是不是采取了激光对抗训练模拟器,对基层战士和指战员来说,其“伤亡”所带来的心理影响,往往均较为有限。
因为对前者来说,实战中的每一次“伤亡”都意味着不可挽回的损失。而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巨大的心理上的压力,是任何模拟训练都无法完全复制的。
自然,兵棋推演也是如此。但如果我们能在其中,建立一套通过对推演双方的伤亡情况,给予相应的奖罚机制。则某一些程度上,就可部分弥补上述训练中的不足。
而一旦推演的基础裁决表得以确立,则后续剧本制作的成本,其实就是要远比改造训练场的来得经济的。
当然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并非试图否定实兵对抗和训练场的价值。而是意在表明,兵棋推演可以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各级指战员以辅助性的锻炼。
除此自外,尽管市面上已有不少经典的战术兵棋,比如《Tactical Combat Series》《火力战》《高级步兵班长》《最后一百码》等等。但这些兵棋的规则,对基层战士和指挥员来说,仍还是过于复杂了。
正因为此,我们设计这款兵棋的目标是规则简单,但却能涵盖部分陆军连排分队的战术要点。
它的核心应是为基层战士和普通爱好者,搭建一个方便且经济的战术对抗平台,并激发他们对兵棋研究和战术探讨的长期兴趣。而并非试图通过一款兵棋,来解决战术中的所有问题。
战争总是伴随着战争迷雾出现的。在任何一场军事行动中,主攻和佯攻,亦或说,以正合、以奇胜往往是兵家最常见的战术原则。
与此同时,正如兵棋《TacticalCombat Series》所指出的,实战中部队的一切行动,往往都需要提前制定自己的作战计划。
当然,这并不代表在执行中发生意外时,指挥员就不能随机应变。但事实上,却也并不等同于所有单位,就可以肆意地更改原行动方案和目标。
要知道,对旅、团及其之上的战术及战役单位来说,部队每一次进攻方向的调整,不仅将意味着作战序列、进攻节奏的变更,同时也代表着后勤补给线的重塑。
我们仅以进攻中的炮兵为例,从弹药基数的储备,再到计划表的制定,本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而对营连以下的战术分队来说,尽管这些小型单位规模要小得多。但却也并不代表他们的调整是容易的。
事实上,一个作战营是不可能前一分钟还在进攻,而后一分钟就能立刻转入到防御上的。
以连为例,实战中一个摩步连的作战正面,大约在800-1200米左右(当代因为无人机和炮兵等技术的进步,距离还会更大)。
在此基础上,即使排除地形等其他因素,如果我们说留给你主攻方向的豁口就那么大。
而部队从当前任务区,转移到友邻任务区,是需要一整套程序的,否则贸然进入,则只会被当成敌军处理。
除此之外,无论进攻还是防御,战争中双方都必须不断揣测对手的真正作战意图。而怎么样才能做到这点,就是兵家历来的不传之秘了。
也因此,本棋规定,作为守军的蓝方。他需要在推演前,在OBJ1至OBJ3三个据点,最少各部署一个单位做守备。然后正式推演时,再由裁判分别告诉红蓝双方,他们彼此真正的目标。
也就是说,裁判非常有可能会在本局中告诉蓝方,他需要完全守护三个据点。而告诉红方,他仅需攻占OBJ2一个据点。
而关于本兵棋的胜利条件,将并不仅限于任务是否完成,亦或是否全歼敌方,甚至也不设置最终回合。
它采用一种更为接近真实环境下的分级评测系统,以使得双方能在其中,更好地把控自己的作战部署与行动。
关于兵棋背景的概念介绍,我们就先说到这。学习和推演这款兵棋,有什么意义呢?
1.这款兵棋的核心逻辑,它是建立在英澳军队专用兵棋之一《Take that Hill》上的。我曾在之前的公众号有完整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跳转观看。
与此同时,我们借鉴陆军标准训练科目之一的“开辟通路”。在其中引入了诸如射界划分、破障突破等等大量的军事技战术原则。且总体规则设计上,十分简单,非常便于快速建模和推演。
2.选择这款兵棋,你将不再是像以往一样,兵棋弄到手就搁书架或电脑里吃灰了。通过这款兵棋,你可参加由帝林所亲自组织的推演。
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推演将不会仅仅局限在这款兵棋之上。而是准备以这款棋做切入。
后续,随着玩家水平的进步,不定期组织大家参与诸如锋从磨砺出、滨海指挥官、FCSS、POA2等等更好玩的作品推演。
和线下面推不同的是,我们更主张在网上,通过以每周或每半个月的时间为一个周期。只要玩家在规定的周期内,能将自己的行动部署提交给裁判,就可以完成推演。
正如开篇所说,我们主张你通过对抗来检验和学习自己看到的军事战术。其次,我们拟在推演中,采取有奖竞争的方式。
即比如在一场战斗中,无论你是打掉对面的一个单位,还是己方损失了一个单位,都会有相应的奖罚(比如干掉对手一架飞机获得5元钱的奖励,而己方损失1个步兵则要被扣除1元钱做为惩罚)。
你连一点风险都不敢冒!那又如何能体会真实战场上,那些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们,是在何种心理上的压力下所做的决策呢?
所以,你的兵棋购买费用,也将是你的比赛报名费用。根据分级系统,赛后我们将按如下任务完成的比例,为你分配现金奖励。
当然了,如果你只准备购买兵棋,而不愿参与有奖的对抗比赛,那我们也能安排非奖罚性的对抗。不过后者,无论你的胜负情况如何,就不会再提供现金作为奖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