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龙凤呈祥、十二生肖、松鹤延年、锦上添花……看到这些名字,或许不少读者朋友的脑海里会联想到一幅幅书画作品。其实,这些都是一些网花作品。作品的主人叫刘军,下个月即将步入古稀之年。今日,记者带领大家一起到老人家坐坐,聊聊她与丝网花的不解情缘。
刚走进刘军的家,还未等老人介绍,客厅里琳琅满目的丝网花作品,瞬间将记者吸引住了。电视机左边摆着一大盆牡丹花,灼灼如火的洛阳红、玉骨冰心的夜光白、端庄秀丽的魏紫,花朵硕大、婀娜娇贵,一朵胜过一朵。右侧的玻璃橱窗里分成四层,每一层都摆放着近10个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作品。看到记者痴迷的样子,刘阿姨一一介绍:龙凤呈祥、花开富贵、十二生肖、松鹤延年……作品色彩艳丽、造型丰富、栩栩如生。
“我的启蒙老师是一本《丝网花艺术》。”刘军婆婆说。看到这些精美的作品,不敢相信这出自一位老人之手。刘军介绍,大概是七年前,她在家乐福超市购物,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丝网花启蒙书。尽管内容简单,作品造型单一,但对于从未接触过丝网花的刘军而言,如获珍宝。当即买下,回家潜心研究。
“初学并不是特别容易,做了拆,拆了做。”刘军说,刚开始,只能一丝不苟照本宣科,所用的铁丝的型号,丝网的颜色,都一成不变严格按照书上的要求操作。刘军清楚地记得,当年做造型使用的22号铁丝非常硬,10个手指头七八个都被磨破。同一个物件,有时候翻来覆去地看书,无数次返工,做出来都不满意。“有时候为做出一个样品,一坐就是好几小时。完成之后,才感觉颈部发麻、腰酸背痛。”刘军婆婆说。
因为热爱,所以最终选择;因为选择,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成功。正是有了当初的苦练和执着,刘军不仅学会了做丝网花,如今还是做丝网花的高手。“大自然中有很多奥妙,你不观察是不会发现的。”刘军说,胸有成竹,才能妙笔生花。要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心中必须有源源不断的素材。为做出百鸟朝凤,刘军多次去蜀绣博物馆看展品;观看摄影展览。专门买回《教你如何画花鸟》的国画书,照着书中作品的样子,做出丝网花作品。此外,刘军还经常泡书店收集素材,书店不允许拍照,她就照着书上的样子画样稿。刘军说,现在,她已经养成习惯,无论到哪儿,总会带上纸和笔,“但凡看到吸引眼球的素材,我会马上画下来。”
“一个好的作品,构思和设计往往比制作更耗时。”刘军说,尽管现在技术娴熟,但要制作出一幅好的作品,还是很花费时间。有时构思一幅作品需要一周的时间,画出样稿,再制作。由于刘军对自己的作品一直要求完美,她悄悄和记者说:“如今,也免不了有返工的时候呢。”
当初做丝网花,只是单纯的喜欢。如今,刘军的丝网花已经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一次偶然的机会,儿子将一对相思鸟的作品拍在手机上,被朋友看见后,马上买下来送给女友,并鼓励刘阿姨将作品带出去卖。于是,在儿子朋友的建议下,刘军首次将作品带到凯丹广场摆摊。没想到,练摊的第一笔生意,竟然是一位来外籍女士,她一眼相中买走一对龙凤。好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喜欢刘军丝网花的人慢慢地多,不少爱家主动到她家来参观、购买作品。
虽然,刘军丝网花的技能越来越精湛,但是老人始终还有一丝遗憾,她说,她希望有机会参加一次丝网花的展览,能见识一下这方面的高人,“当然能得个什么奖就更好了。”说着刘军婆婆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
丝网花最早起源于日本,当时也被称为东篱花,由于当时制作丝网花的材料是普通的,也被称为“花”。有人说丝网花最初是人们将破损的弃之可惜又留之无用的经巧妙构思创作出来的。也有的说是灵感来源于蜻蜓的翅膀。作为一种生活艺术品经传播逐渐风靡日本,成为许多家庭主妇的新宠。传入中国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现在,丝网花用五彩铁丝及丝网纯手工制作而成,可根据自己要求做选择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