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乌克兰持续三年的战争凸显了工程兵转移注意力的必要性 。 这种焦点——从全球反恐战争到大规模作战行动(LSCO)的转变——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得到了提及,并在2021年从阿富汗撤军时得到了证明。 在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前,大规模作战行动作为一种战争样式的想法通常已经淡出人们的头脑,它已经被降级为“时髦口袋 ”的训练,甚至没有被认真考虑过。 承认这种训练差距并不是对领导人的指责,而只是认识到时间因素和我们的任务,即让我们的士兵准备。 过去20年中,最大有可能面临的现在,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陆地作战行动在欧洲肆虐,今天的领导人有责任从实时冲突中汲取,为爆发大规模冲突做好准备。

  从制度和组织层面来看,我们一定要对部队和基层士兵进行训练并为他们配备相应装备,以应对也许会出现的情况,即我们有一定的概率会面对一个能以我们目前准备不足的方式向我们发起挑战的对等或近乎对等的对手。如果咱们不可以从东乌克兰的实际战例中吸取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涉及到对工程部队的新出现的威胁、俄罗斯所展示出的设置障碍的能力及大规模的架桥难题等方面,那么一旦美国被卷入未来的大规模作战行动(LSCO)环境中,就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员受伤或死亡和财富损失。通过对俄乌战争的研究,我们大家可以总结出与工程兵相关的三个重要要点:

  乌克兰冲突远称不上是一场革命性的军事行动。俄罗斯联邦军队所采用的战略,似乎在一百多年来都没什么变化。俄罗斯人精心构建了一套复杂且设计精巧的纵深防御体系,使用了各种由火炮掩护的传统障碍物,而要有效突破这些障碍物,最好的办法是精心策划的诸兵种协同作战行动,以及运用传统的压制、遮蔽、控制、清除和突击等战术。在我们过去二十年专注于应对简易爆炸装置的时间里,这些作战技能已经严重退化。面对我们大型指挥所的电磁覆盖范围所面临的不断演变的威胁,以及现代战场上无处不在的无人机系统(UAS),我们有必要将任务指挥权力下放,这使得这种重新审视的战争方式变得更复杂。新出现的空中威胁迫使工程兵和破障部队需要同时兼顾天空和地面,这是美国陆军以前从未有过的需求。

  也许美国陆军必须认识到,乌克兰上空的无人机是多么密集。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RUSI)最近的一份报告部分地揭示了这种密集程度,报告称“乌克兰无人机的月损失率大约为1万架”。这一说法仅仅指的是损失数量(并非总使用数量),而且仅仅涉及冲突中的一方。根据即将出版的《从乌克兰汲取的对未来部队的经验教训》一书所述:“无人机威胁可以被描述为当前冲突中(甚至可能也是下一场冲突中)的简易爆炸装置。技术的扩散使得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都能够研发出小型、廉价且杀伤力慢慢的变大的无人机。” 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准备突破复杂障碍物或开展渡河行动的工程兵必须假定他们长期处在被监视状态。和以往战争一样,在未来的冲突中,工程兵装备很有可能会被视为高价值目标。例如,扫雷直列装药装置(MICLIC)对于一枚廉价且可操控的炮弹来说,会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目标;无人机对牵引或运载的扫雷直列装药装置所能造成的破坏,将远超于无人机系统本身的成本。就扫雷直列装药装置而言,这可能是一种特别具有毁灭性的情况,但对于后方的后勤运输车队来说,这一概念同样适用。

  换句话说,在必要之前不应破坏掩护设施,并且在装备和弹药库之间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至关重要。

  随着工程兵部队和诸兵种部队将重点转向大规模作战行动(LSCO),我们一定要实时研究相关问题。乌克兰的反攻行动在一条精心准备的防御地带遭遇了顽强抵抗,而这条防御地带是由工程兵部队(俄罗斯军队中表现较为出色的兵种之一)耗时数月修建而成的。再回到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RUSI)的那份报告,“俄罗斯的部队防护工程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其军事理论,自冷战以来在方法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俄罗斯的防御阵地通常由两到三条防线组成。” 最初的接触点通常是仓促修建的步兵战斗阵地。随着阵地向纵深推进,第二条防线经过了更精心的准备,也更危险。这条防线米宽的坦克壕沟,紧接着是其他车辆障碍物,比如铁丝网和混凝土制成的 “龙牙”,如果时间允许,在精心修筑的战壕系统前方还会有混凝土加固的战斗阵地。这些障碍带常常会设置无显著规律的、由杀伤人员地雷和反坦克地雷组成的未标记雷场来加强防御。它们通常由一个连的俄罗斯步兵负责掩护。尽管存在诸多后勤方面的挑战,但俄罗斯的库存中地雷似乎数量充足,而且俄罗斯的工程兵能够迅速针对乌克兰的战术做出一定的反应。乌克兰的前线指挥官报告称,他们的部队最初在坦克前部安装了可承受四次直接触雷打击的滚轮,但随后俄罗斯工程兵开始将反坦克地雷双层堆叠,以便更快地损毁这些装备;乌克兰部队还经常遇到有四排以上地雷的障碍带,要清除这些障碍带需要付出巨大的工程努力。一些俄罗斯战壕也被证明是专门为诱捕和消灭接近的步兵而修建的。“地雷战壕”(试图清除这些战壕的乌克兰部队是这么称呼它们的)故意不部署部队;然而,这些战壕里布满了遥控引爆的地雷,当乌克兰部队冲入时,俄罗斯人就会引爆这些地雷。这些坚固的防御工事分为四个区域,大致与被俄罗斯吞并的乌克兰州相对应。它们用障碍带覆盖了乌克兰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尽管最常见的障碍带纵深可达1000米,但一些外围的障碍带要深得多,并且交织着装有防排装置、绊线和震动传感器的地雷。这些障碍物通常与地形相结合,并且几乎总是处于炮火的掩护之下。按照俄罗斯的作战方式,在与乌克兰的战争中,炮弹似乎是另一种取之不尽的补给物资。

  尽管这些障碍十分强大,能够给乌克兰军队带来严峻挑战,但它们也有一定的可能被利用。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RUSI)的报告以及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一份报告都假定,对于俄罗斯军队来说,前线实在太长,难以防守。据估计,在乌克兰大约有70个俄罗斯旅要负责防守1000公里的前线,这很可能需要某种形式的机动防御。令人惊讶的是,一些障碍物并没有与地形相结合,而是 “看起来更像是‘精心设置的路障’,没有偏离道路太远,也没有延伸到田野中”。俄罗斯防御工事的另一个缺陷源于负责修建它们的承包商。与由能干的俄罗斯工程兵布设的有效雷场形成对比的是,坦克壕沟和战壕是由训练不足且常常受到虐待的工人修建的。

  ●兵力数量可能至关重要,而目前工程兵部队的人员配备或装备库存中或许并不具备充足的数量。

  ● 工程侦察部队务必找出敌方防御的缺口和可绕行路线,以避免对坚固的防御工事发动直接攻击。

  俄乌战争中与工程兵相关的最后一个方面,也是美国在类似情况下可能会面临困难的方面,就是道路和桥梁网络遭受破坏的严重程度。在乌克兰战争的前六周内,2.3万公里的道路以及273座桥梁和立交桥被摧毁,这占到了乌克兰道路和桥梁网络总量的13%。到2022年9月,被摧毁的桥梁数量已经上升到320座。虽然并非所有这些桥梁都对部队机动至关重要,但在类似的情况下,或者在战术桥梁可能短缺的印太地区局势中,这种破坏规模可能会严重阻碍盟军的机动和补给。当军工企业的重点正逐渐转向弹药和炮弹的生产时,陆军现有的战术桥梁和桥梁工程兵数量有限,这一可能被忽视的短板就凸显出来了。然而,还一定要注意保护这些资源,使其免受前文提到的来自空中的无人机威胁。架桥作业必然要在一个暴露的空间进行;在河面上是没有上方掩护的。陆军现在应该花时间来确定库存中是否有足够的架桥资源,这些资源能否迅速部署,以及为了将这些资源运送到所需地点,潜在的战时环境必须宽松到何种程度。

  第三条经验教训是:快速部署能力及数量极为有限的资源的可获得性,对于支持一场战争行动而言可能至关重要。

  乌克兰战争应该成为美国及其盟友的一个绝佳契机,促使他们将重点从全球反恐战争重新转移到大规模作战行动(LSCO)上来。与俄罗斯或其他这样的大国发生的任何战争,其发展形态趋势可能会与乌克兰战争不一样。例如,国家总动员将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尽管如此,俄乌战争确实为咱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也可以研究并解决存在的任何不足,重拾自冷战结束以来可能已退化的技能。现在是时候核查装备库存,并设计训练场景了,从而使我们的作战人员有能力在未来的大国冲突中战斗并取得胜利。

  作者简介:霍尔布鲁克中校是位于夏威夷檀香山的第9任务支援司令部(美国陆军预备役)的作战主管。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卡莱尔的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拥有美国陆军战争学院的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肯塔基州威廉斯堡坎伯兰大学的生物学学士学位,以及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沙利文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