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山东省军区组织文职人员赴驻地国防培训基地开展集训,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干事孙桂荣被抽调担任集训队教导员。第一次长时间、深层次地接触众多新老有别、性格迥异、情况不同的文职人员,孙桂荣感到工作千头万绪。在一次次观察思考、投注情感、交心解难中,他收获了不少体会心得……
数百名文职人员到达国防培训基地的第一天,孙桂荣便按照计划,对文职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体能素质等方面做摸底测试,结果不尽如人意:体型测量超重人数比预想得多;体能测试虽然及格率高,但优良率较低……集训队党委的高要求和文职人员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让孙桂荣有些担忧:“集训队党委要求体型全员合格、体能全员突破,这个任务有难度。”
“文职人员虽不直接参与作战,但也要打好体能基础,否则何谈服务战斗力!”提升大家体能训练的积极性,成为孙桂荣工作的当务之急。其中,二连二排学员、文职人员小王超重10余公斤,体能基础差,是孙桂荣着重关注的人员之一。
“入职时身体质量指数还在正常范围,为何几个月内发生了这么大变化?”孙桂荣和排长李昌勋找小王谈心,了解到小王入职前为达到体检标准而节食减肥,但入职后思想有所懈怠,体重严重反弹,体能测试经常排名垫底,这对他的职业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
经过调研,他们发现有些文职人员对提升体能素质缺乏信心,缺少科学方法。着眼实际,孙桂荣多次与排长骨干研究制订针对性体能进阶方案,重点在提升认知上下功夫,使大家明确“练强体能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良好的体质和作风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更有助于职业发展”等观念。
具体工作中,他们根据文职人员体能考核结果,将4至6人组成体能帮带小组,大家各有优势短板,互相鼓励、互促互进。
小王所在的小组,另外3名文职人员优势课目不同,综合体能较好。在他们的指导督促下,小王除每天利用体能训练时间完成规定动作外,还会按照计划适当加练。“可以跑得慢,但是脚步不要停。”孙桂荣多次在操场上遇到小王,经常为他加油打气、传授训练技巧。
从刚开始唉声叹气、被动应付,到后来取得进步、主动加码,小王渐渐从进步和肯定中找到成就感。随着减重效果明显、体型逐渐达标,他在体能训练中也不再满足于及格,而是向良好的标准努力。
全部文职人员体型达标,体能考核优秀率提升60%……结业考核时,文职人员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打消了孙桂荣曾经的担忧。“文职人员潜力巨大,只要我们帮他们端正思想,适时给予鼓励支持,就能创造出更多可能。”他说。
集训期间,为安全规范管理数百名文职人员,集训队按照上级指示要求,制订了一系列规章细则,绝大多数文职人员能够严格遵守,但也有例外。
“集训队强调了几次,一切行动听指挥,为啥不服从命令,自己擅自训练?”一次,一连三排文职人员小于不参加集体活动,一个人跑到操场加练,排长发现后,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追求进步难道错了吗?况且我就在训练场,也没跑多远,怎么就不行?”刚开始,小于有些不解和委屈。
“思想决定行动。违反纪律规定表面是行为出错,根子还是在思想意识。”集训队例会上,孙桂荣表示,从个人方面出发理解规章制度的文职人员不是个例,类似情况要正确引导、重点纠治。有的新入职文职人员刚走出校门就进入营门,对军营纪律和作风养成不理解、不习惯,并不是故意和领导、规定对着干。因此带队时必须压实责任,强化法纪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身体力行教育引导文职人员把令行禁止、遵规守纪的铁律刻在心上。
他们调整完善授课计划,邀请驻地党校专家结合文职人员思想实际进行授课辅导,解读部分军规军纪的由来和作用。长征途中,部队下令隐蔽行军突围,红军官兵严守不点火把、马蹄裹布的行军纪律,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敌军包围缝隙中钻了出去;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恪守“禁止发洋财”的纪律规定,对散落在地的钞票不拿一张……对照学习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在长津湖冰雪中不朽的“冰雕连”、赢得“军政纪律过硬”赞誉的“硬骨头六连”等典型,许多文职人员深受触动,对“纪律是军队的命脉”有了具象化的认识。
“规章制度的合理性,来自于集体行动需要,而不是满足个人需求”“每一项法纪、每一条军规都经历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必须不打折扣执行,没有可商量的空间”……学习讨论中,小于主动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剖析反思,表示今后会严格要求自己,请组织和大家监督。
“对文职人员来说,无论是新入职还是工作多年,思想警钟都要常敲,纪律之弦更要拧紧。”孙桂荣说,他将把这次集训收获的工作经验,运用到今后文职人员日常教育管理中。
“丁零零……”这天晚上,闹钟响了。不定时前往班排检查,是孙桂荣每日的例行工作。他推开一连一排三班的宿舍门,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床上整整齐齐的“豆腐块”一个都没拆。
果然,自习室内依然灯火通明,不少文职人员在三班班长赵朋的组织下,利用睡前时间加课学习,巩固相关知识点。
这次,集训队采取了随训随考方式,将阶段性成绩计入总评成绩,并第一时间通报给文职人员所在单位,这让集训队里平均岁数最大,记忆力、体力不占优势的三班感到很有压力。
理论知识记不住怎么办?背过的知识容易遗忘怎么办?赵朋带领三班成员研究讨论。大家集思广益,根据笔记内容整理汇总知识要点,做成小册子,便于随时记忆;结成一对一背记小组,每天利用晚饭后半小时进行互问互答,增强了学习积极性。眼看距离第一次阶段考核只有几天时间,三班还专门向排长提出申请,延长自习室使用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进行查漏补缺。
第一次阶段考核结束,成绩张榜公示,三班排名靠前。得到集训队的鼓励、自己所在单位领导的肯定,他们很受鼓舞,进一步激发了学习训练热情。
最终结业考核,孙桂荣惊喜发现,与刚集训时相比,文职人员综合成绩整体增幅很明显,平均岁数最大、入职时间较短的三班夺得综合成绩第一名,居然成了最大“黑马”。
集训结束那天,三班带头把宿舍楼打扫得干干净净。“适当的压力催生动力,更能考验人、成就人。”看到整洁的楼道、宿舍、自习室,孙桂荣鼓励三班,“拿出拼搏奋斗的劲头,每天多学一点、多练一点,就会积少成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结业考核中,二连二排四班班长小何3000米跑成绩提高到11分30秒。让孙桂荣欣喜的,不只是成绩的提升,还有小何精神情况的转变。
小何入职两年,很快适应某人武部军事科参谋岗位。但集训开始不久,孙桂荣便发现了他存在的“隐性”问题——奋斗精神不足、奋进动力不够。
“输赢无所谓。”在摸底考核中,小何就表现出自己“看淡一切”的想法。体能考核中明明仍有余力,但觉得及格就行,跑太快没用;理论和业务考核成绩居中,但专业课上不爱思考、不爱动笔,复印战友的笔记内容,认为专业相关知识只要会用就行……
“对小何来说,现有能力虽可以‘应付’眼前工作,但长此以往,类似思想问题终究会阻碍个人发展和部队建设。”孙桂荣调查发现,抱有“差不多就行”想法的文职人员并非个例。个别文职人员习惯算“小账”,遇上问题不是想着如何直面解决,而是想避重就轻、绕道而行。这些思想问题平时不会显现出来,但如果不纠治,必然成为隐患。
一开始,小何对班级事务并不上心,第一次队列会操考核,四班成绩在二连垫底。“每次经过宿舍楼大厅的龙虎榜,我都感觉抬不起头来”“单位领导嘱咐我多下功夫,尽快摘掉后进的帽子”……班里成员的讨论,激起了小何内心的责任感:“班长并不只是个头衔,而是要对大家负责。”
一天晚点名结束后,小何组织召开班务会。“咱们班队列会操成绩排名倒数,我要负主要责任,既没有带好头、当表率,也没有发挥好组织督促作用……”小何开门见山,反思自己的不足,分析大家的具体问题,鼓励大家鲜明立起“见红旗就扛”的意识和标准。
与大家讨论后,小何将班级成员分成3个小组,小组内互相讲问题、提意见、想点子,各小组之间进行小比拼,在良性竞争同进步。从那以后,晚自习前、双休日时,训练场经常能见到一排站军姿、练队列的迷彩身影。
经过苦练补短,成绩很快体现。在第二次队列会操中,四班成绩进步明显。带领大家取得进步的同时,小何个人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体能考核成绩大幅度的提高。“最近一段时间进行队列训练,练的是动作,同时更磨练了愿吃苦、能吃苦的意志,争第一、不服输的精神。”小何感慨道。
“激发主人翁意识,能更好促进文职人员自我管理,提高参与队伍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人才队伍‘一池春水’。”在集训工作总结中,孙桂荣这样写道。